來看《從這里看見美麗中國》系列報道,見證新征程上正在不斷譜寫的美麗中國新篇章。接下來,我們一起跟隨記者揭秘
節(jié)能減排的新科技。
近幾年,碳捕捉技術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已經產生的
碳排放是怎么捕捉回來的?捕捉回來又能做什么用呢?我們到東北的遼河畔去看看。
總臺記者 閆崎峰:在一望無際的遼河油田里,這座占地面積僅8800平方米的二氧化
碳捕集液化站顯得并不起眼。您可能想不到,這樣一座規(guī)模不大的二氧化
碳捕集液化站每年可以捕獲并處理5.7萬噸二氧化碳。這是個什么概念?相當于316.7萬棵成年樹木一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
油田開采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往這些二氧化碳都被排放掉。而現在,會在排放口被收集起來,經過處理、加壓后變成液態(tài)二氧化碳,封存在這些白色罐體中。僅僅儲存起來還不夠,遼河油田讓這些液化的二氧化碳派上了大用場。
總臺記者 閆崎峰:可以看到我旁邊的這些管線上凝結了厚厚的白霜,管子里運輸的就是低溫液態(tài)下的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被這些高壓泵送入距離我腳下4000多米的原油層中。加入了二氧化碳的原油會變得蓬松、流動性好,便于采集,這種方式可以提高至少18%的采收率。
在“碳驅油”的過程中,大部分二氧化碳會被封存在地下,少部分會隨原油一同開采出,再被送到剛才我們看到的捕集站,經過液化處理后再注入到地下,這樣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實現了石油的增產和
碳減排的雙贏。
總臺記者 閆崎峰:如果有一天當我腳下的油田被采盡,這里就將變成一座巨大的碳庫,它的容量將達到2.4億噸。到那時,大量的二氧化碳被運到這里,只注不采,永久封存!
遼河油田首席技術
專家 武毅:我們畢竟是一個以熱采為主的油田,每年要消耗、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通過這個項目,其實是變廢為寶了,既驅油又埋存。
目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企業(yè)相繼啟動了碳捕集工程,包括松遼盆地300萬噸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示范工程,勝利油田百萬噸級碳捕集、利用和封存項目等,中國的“碳捕集、利用、封存”產業(yè)從新戰(zhàn)略到新格局,已駛入發(fā)展快車道。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