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施行。截至7月6日,上海城管執(zhí)法部門共依法查處各類生活垃圾分類案件190起,其中對個人查處15起。
與上海生活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干垃圾的分類不同,《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草案)正在向公眾征求意見。成都的生活垃圾分類標準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廚垃圾和其他垃圾,以至于微博上成都網(wǎng)友紛紛長吁一口氣:“成都的垃圾分類沒有干濕垃圾。”
家庭垃圾怎么分,垃圾分類靠什么,后端處理技術能否跟上?一系列問題引人深思。
上海垃圾分類引起關注,主要原因是因其強制性,而且表述比較明確。此前已有一些城市制定垃圾分類相關的專門法規(guī)條例。2017年3月出臺的《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明確要求,第一批46個分類示范城市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分類要求是將有害垃圾作為強制分類的類別之一,再因地制宜選擇易腐垃圾、可回收物等類別。
各地的垃圾分類雖然存在差異,但本質(zhì)上是要選擇性分類,把有用的、有害的、對處理系統(tǒng)干擾大的垃圾分出來。這樣既能降低分類難度,也契合了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趨勢。這種分類并非加大公眾的負擔,而是要在合理、簡便的基礎上調(diào)動公眾的積極性。
“請問家庭如何執(zhí)行垃圾分類?購買多個垃圾桶,分幾類比較合適?”在網(wǎng)絡
平臺上,有公眾這樣問清華大學環(huán)境學院教授劉建國。
“按照生活垃圾分類制度方案,我國居民家庭垃圾可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其它垃圾等4類。家庭有害垃圾屬于偶爾產(chǎn)生,量很小,積累一段時間后單獨投放到社區(qū)有害垃圾收集桶即可??苫厥瘴飭为氀b一個盒子或袋子,可以賣給廢品回收人員,也可以投放到社區(qū)可回收物桶或網(wǎng)點。所以一般家庭擺兩個垃圾桶就夠了,一個放廚余垃圾,一個放其它垃圾。”劉建國回答。
他還告訴網(wǎng)友們分類小竅門。第一,如果一時搞不清屬于什么類別的垃圾,沾染了食物殘渣的包裝袋或盒等,就按其它垃圾投放。這樣就可以保證分出來的垃圾具有較高純度,避免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而其它垃圾本來就是混合垃圾,其去向本來就是混合垃圾處理設施。第二,大家扔剩菜、剩飯等廚余垃圾之前盡可能將水瀝干,越干越好,裝塑料袋中,投放時把袋子里的廚余垃圾倒進社區(qū)廚余垃圾桶,袋子則要投放進其它垃圾桶內(nèi)。
近兩年來,劉建國一直堅持在業(yè)余時間回答網(wǎng)友關于垃圾分類的問題。作為技術專家,他從參加綜藝節(jié)目當評委,到多次出現(xiàn)在公眾視野宣傳垃圾分類。但他最希望的還是公眾能夠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垃圾分類是一項需要穩(wěn)步、扎實推進的工作,不能急于求成。政府部門、公眾、企業(yè)等多方要協(xié)同起來,共同推進。”
垃圾分類是極其考驗精細化程度的社會治理工作。記者發(fā)現(xiàn),有些小區(qū)里、街道上的垃圾桶明顯多了。以
北京龍?zhí)督值滥承^(qū)為例,在一片五六棟樓環(huán)繞的小區(qū)里,就有六七處垃圾投放點,每處投放點擺放著3個“其它垃圾桶”。雖然投放點說明了垃圾如何分類,但是每個垃圾桶里仍是居民一袋一袋扔掉的垃圾,并沒有分類。既然都是清一色的“其它垃圾桶”,讓居民分類也就形同虛設。
這種情況有望改變,有消息稱,北京將推動垃圾分類立法,罰款不低于上海200元的標準。但北京的垃圾分類標準與上海并不完全一致,分為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及可回收物。而對于公眾關心的罰款問題,有關負責人表示,懲罰不是目的,樹立公眾自覺,將環(huán)保意識融入日常生活,讓責任意識貫穿始終,才是這一工作持續(xù)下去的動力。
公眾觀念和習慣的改變并非一朝一夕。以日本為例,公眾對垃圾分類的習慣也并非“自古如此”。《清掃法》、《生活環(huán)境設施整備緊急措施法》、《廢棄物處理法》、《資源有效利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的頒布,將法律制約和公眾教育貫穿始終,逐漸成為一種習慣。而從孩子抓起的公眾教育,也讓垃圾分類深入人心。
【版權聲明】本網(wǎng)為公益類網(wǎng)站,本網(wǎng)站刊載的所有內(nèi)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