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向“碳普惠”
長期來看,銀行個人碳賬戶必然要瞄向“碳普惠”。銀行在用好用戶資源基礎上,要充分發(fā)揮個人金融賬戶的外部效應,夯實碳賬戶平臺技術基礎,明確標準體系,構建銀行碳賬戶的核心競爭力。在此基礎上,積極開展創(chuàng)新,提升銀行個人碳賬戶的吸引力。(注:碳普惠,是指對小微企業(yè)、社區(qū)家庭和個人節(jié)能減碳行為進行具體量化,并賦予一定價值,建立起以商業(yè)激勵、政策鼓勵和核證減排量交易相結合的一種正向引導機制。)
從目前已經布局個人碳賬戶的銀行來看,銀行碳積分的獎勵機制主要聚焦在物質激勵層面,很難真正帶動更大范圍用戶參與。
易觀分析認為,除了可兌換的物質獎勵,還可以考慮非物質獎勵,從根本目的上突出客戶低碳行為的貢獻,構建更為普惠的綠色金融生態(tài)。
探索個人
碳交易,或許是一個突破口。早在2010年,興業(yè)銀行曾推出我國首張低碳信用卡,為個人參與碳排放交易提供了首個銀行交易渠道。該行數據顯示,低碳信用卡在5年內共發(fā)行32萬張,約20%的持卡人通過信用卡,完成了個人端的低
碳交易業(yè)務。不過,該模式并未得到持續(xù)運營和推廣。同時,這一模式實際并未推動居民部門進行碳減排,而是將居民部門引入企業(yè)部門的減排行為。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趙越認為,個人碳賬戶是一種普惠制政策,是通過個人的綠色行為來提供獎勵,從消費端減少排放,而不是直接像碳交易一樣在生產端對碳排放進行管控。
據悉,目前,已有地方已開始探索個人碳賬戶向個人碳交易的延伸。今年3月,《上海市碳普惠機制建設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中指出,上海將探索建立區(qū)域性個人碳賬戶,引導碳普惠減排量通過抵消機制進入上海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不過,要建立擁有碳交易機制的碳普惠平臺,還需要在標準體系、數據獲取與數據安全等基礎設施方面進一步加強建設,夯實平臺根基。“如何平衡數據安全、個人隱私與碳排放數據的精準度是最大的問題。其次是數據核算問題,雖然個人碳賬戶背后的
方法學是類似的,但不同平臺推出的個人碳賬戶統(tǒng)計口徑不盡一致。”趙越指出。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