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節(jié)能減碳概念在2021年被放置在史無前例的崇高位置,但在全球經濟重回正軌的過程中,舊經濟引擎重新轟鳴也使得2020年疫情封鎖看上去成為人類對大自然的“一次性饋贈”。
在商業(yè)期刊《Fast Company》的最新文章中,斯坦福大學地球科學教授Rob Jackson明確指出這一變化很難說在意料之外。他表示,當同樣的污染結構重新啟動時,將會產生(和以往)一樣的溫室氣體,很難講2021年全球經濟是否已經接近重回正常水平,至少全球排放水平已經接近往日。Jackson教授也是量化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全球碳計劃(Global Carbon Project)主席。
根據測算,在2020年全世界陷入疫情停擺的過程中,全球二氧化
碳排放減少了20億噸,約等于讓全球5億輛汽車停在車位上。但隨著人們重回辦公室通勤,飛機時刻表再度排滿,
碳排放也直線回升。
從數據角度也能展現地球“啥也沒變”的本質。科學家們現在預測2021年碳排放將達到364億噸,同比上升4.9%。這個增幅水平也與次貸危機后碳排放的反彈類似。
對于不同的國家而言,碳排放反彈也存在區(qū)別。歐美國家燃料碳排放在2020年下降10%后迅猛反彈近8%,其他領域的碳排放甚至已經超過2019年水平。人口大國印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今年激增13%,非常接近2019年水平。
科學家們曾經憧憬海量的疫情財政政策能夠使得人類的能源結構更加
綠色,但最終并沒有成為現實。Jackson教授強調,他最失望的一點是,全球這么多的刺激計劃,最終流入
綠色能源和科技的卻那么少。在拜登的BBB計劃翻車后,美國的財政政策始終落后于全球,但全球大多數國家發(fā)力刺激的也多是基于化石燃料的行業(yè)。
當然2021年也不是碳排放歷史上一無是處的一年,至少在格拉斯哥氣候大會上先后達成了全球甲烷承諾和全球煤炭承諾,但Jackson教授也表示,他對煤炭承諾文本中承諾“逐步減少”而不是“逐步退出”使用煤炭感到失望,此外具體的承諾效果也需要看實際發(fā)生了什么。
后疫情時代煤炭的需求暴增也引發(fā)科學家們的極度擔憂,原本業(yè)內共識是這種化石燃料的需求已經在2013年見頂。
Jackson教授解釋稱,煤炭是目前僅有的短期需求見頂的化石燃料,人類認為需求已經在六、七年前見頂,但事實是明年我們有可能見到煤炭需求再創(chuàng)新高。整體而言,如果經濟繼續(xù)在明年呼嘯著重回正軌,大概率也意味著全球碳排放將創(chuàng)出新高。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